9/14(一)今天是我們要回台灣的日子,因為北京週一傍晚(18:50起飛-22:25抵達)有直飛高雄的班機,所以送走一車台北的團員後,我們高雄團的賺到一天,本日行程如下,早:荷花市場搭三輪車遊胡同(後海與什剎海酒吧街-恭王府)午:北海公園吃仿膳,下午:天壇公園    16:00抵達機場。

====================================

一樣吃飽睡飽收拾好行囊就出發,告別待了三個晚上的家。

2015-09-14 09.28.38.jpg 

(飯店大廳的花束,掰掰)

搭遊覽車看北京市的鐘樓及鼓樓,接著抵達前海的荷花市場附近,什剎海說是蒙古人取的名,因為沒見過大海,把這個目前分成南海、中海、北海、前海、後海、西海等大大小小連在一起的湖泊稱之為「海」。早上先到荷花市場遛遛。

2015-09-14 10.24.49.jpg 

(原本很有古意的湖泊配上腳踏船頗有違合感)

2015-09-14 10.23.09.jpg 

我們正要由前海搭三輪車逛到後海

風光真的挺美的,也有許多人在河邊慢跑。不過今天的天氣就霧霧的,不似初來北京的藍天白雲。

2015-09-14 11.34.50.jpg 

楊柳是北京很常見的行道樹,大棵大棵的楊柳立在車水馬龍的馬路邊還真的很奇怪,楊柳還真的該有水中倒影相映才美。我們是由酒吧街開始搭三輪車,一趟要40元人民幣,遊胡同中有一段是走恭王府的圍牆,非常大,不過因是週一,休息。


2015-09-14 11.38.07.jpg 

中午去北海公園,位於故宮西北面,(這趟北京行,到處都要買門票,如果是自由行的話,我們很可能就是選擇不會進來)北海公園從遼代以來,算是北京城裡面皇親國戚開趴踢的後花園,經過金元明清共五代,有上千年的歷史。

2015-09-14 11.32.39.jpg 

瓊華島上最顯眼的建築就是小島山頂上的白塔叫永安寺。北海全園占地約70公頃,其中水域占據了一半以上的面積。太池中有瓊華、團城和犀山台三島,分別象徵著蓬萊、瀛洲和方丈,體現了對蓬萊仙境的追求。是一座純粹的人工園林,布局以水為主體,在太液池中布置島嶼,用橋和岸邊相連。太液池的池水原經金水河直接引自玉泉山,明代起取自積水潭。池中有瓊華、團城和犀山台三島,分別象徵著蓬萊、瀛洲和方丈,體現了對蓬萊意境的追求。它的建築風格受到一些江南園林的影響,但總體上仍然保持了北方園林持重端莊的特點。園內宗教色彩十分濃厚,不僅瓊華島上有永安寺,在北岸和東岸還有闡福寺、西天梵境、小西天、龍王廟、先蠶壇等佛教道教建築,因此是一座集宮室、宅第、寺廟、園林於一體的宏大帝王宮苑。

2015-09-14 11.41.14.jpg 

中午就在瓊華島上吃仿膳,體會一下當皇帝的感覺,仿膳的官網是這麼說的:北京仿膳飯莊經營宮廷風味菜肴的老字,位於北海公園瓊島北岸,建築由三個庭院組成,共有大小餐廳12間,至今已有近90年的歷史。1925年,北京北海公園正式開放,原在清宮御膳房御廚趙仁齋、孫紹然、王玉山、趙承壽等人,在北海公園開設仿膳茶社,照御膳房製作方法。1955年,仿膳改為國營,更名為「仿膳飯莊」。1966~1977年,北海公園停止開放,這段時間,仿膳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會見外賓、處理政務的場所。1978年,重新開放對外營業。為了不斷挖掘開發宮廷名菜,仿膳派人多次前往故宮博物院,在御膳檔案中整理出乾隆、光緒年間的數百種菜肴,2011年「仿膳(清廷御膳)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清廷御膳的主要菜肴約有800餘種,仿膳飯莊推出了「滿漢全席精選菜單」,使賓客一餐就領略滿漢全席特色。

2015-09-14 11.46.57.jpg 

個人覺得也是吃裝潢體驗的成分居多的,價格頗貴。結束的在北京的最後一餐,與會人士這餐聊的最是熱絡,離情依依。

2015-09-14 13.59.27.jpg 


下午的行程是到天壇公園去,顧名思義是皇帝祭天的地方,還珠格格也有說皇宮出發到此祭天,發生紫薇在此追轎跌倒爾康一見鍾情的橋段。

北京天壇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是兩朝帝王祭天、祈穀和祈雨的場所。是現存中國古代規模最大、倫理等級最高的祭祀建築群。1961年,天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98年,「北京皇家祭壇—天壇」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所以這趟來北京可以說是世界文化遺產參觀之旅。

維基起來以後看: 天壇被兩重壇牆分隔成內壇和外壇,形似「回」字。兩重壇牆的南側轉角皆為直角,北側轉角皆為圓弧形,象徵著「天圓地方」,俗稱「天地牆」。外壇牆周長6553米,原本只在西牆上開闢祈穀壇門和圜丘壇門,1949年後又陸續新建了東門和北門,並把內壇南面的昭亨門改為南門。

天壇的內壇牆周長4152米,闢有六門:祈穀壇有東、北、西三座天門,圜丘壇的南面有泰元、昭亨和廣利門。主要建築都集中在內壇,南有圜丘壇和皇穹宇,北有祈年殿和皇乾殿,兩部分之間有隔牆相隔,並用一座長360米、寬28米、高2.5米的「丹陛橋」(磚砌甬道)連接圜丘壇和祈穀壇,構成了內壇的南北軸線。


2015-09-14 14.17.11.jpg 

祈年殿人山人海

2015-09-14 14.41.04.jpg 

祈年殿在天壇的北部,位於祈谷壇中央,原名大祈殿、大享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天壇最早的建築物。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繕後,改名為祈年殿。光緒十五年(1889年)毀於雷火,數年後按原樣重建。目前的祈年殿是一座直徑32.72米的圓形建築,鎏金寶頂藍瓦三重檐攢尖頂,層層收進,總高38米。

祈年殿的內部結構比較獨特,不用大梁和長檁,僅用沉香木[2]和枋桷相互銜接支撐屋頂。光緒年間重建後殿內有楠木柱二十八根,數目排列切合天象:中央4根龍柱高19.2米、直徑1.2米,象徵四季,中圈12根金柱象徵一年十二個月,外層12根巨柱象徵一天十二個時辰,中層和外層相加象徵二十四節氣,三層柱總共28根象徵二十八宿。殿內地板的正中是一塊圓形大理石,帶有天然的龍鳳花紋,與殿頂的蟠龍藻井和四周彩繪金描的龍鳳和璽圖案相互呼應,使整座殿堂顯得十分富麗堂皇。

祈年殿的殿座就是圓形的祈穀壇,三層6米高,氣勢巍峨。壇周有矮牆一重,東南角設燔柴爐、瘞坎、燎爐和具服台。壇北有皇乾殿,面闊五間,原先放置祖先神牌,後來牌位移至太廟。壇邊還有祈年門、神庫、神廚、宰牲亭、走牲路和長廊等附屬建築。長廊南面的廣場上有七星石,是嘉靖年間放置的鎮石。


就以參觀天壇,為我們的北京行劃下完美的句點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草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