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日)早上:頤和園,午餐:慕田裕長城農家菜,下午登長城,晚餐:東來順涮羊肉,逛王府井大街。
==================================
可以看出今天是純觀光的行程,集合的時間9:30很晚,所以早上又跟草爸去走走逛逛,讓比較會買的草爸選購
在北京很流行這種拖車式的早餐車,在台灣大概都是自走式貨車下去改的,肉夾饃是一品燒餅,也是北京人常見的早餐選項,我們連著三天都吃飯店的早餐,肚子填的很飽,看草爸的肚子就知道......
這北京的交通工具也很多樣,電動車很多,也有電動滑板車(草頭芃應該很愛),也有這種機車下去改的很多輪的交通工具,在觀光客眼中來看都是不同的風情。
昨天逛WALMART時看到這個菜不知為何,今日草爸看到以後PO上臉書問大家,強大的料理專家群們馬上給予解答,這是「蒜苔」,大概是可以做炒臘肉的配菜。另外大陸賣米還是一樣不時興真空包裝,而是拿塑膠袋裝米去秤。他們的單位是用「市斤」500公克,我們習慣用「台斤」600公克,算是兩岸非常明顯的不同之處。
看到這在仁壽殿前麒麟獸就知道頤和園到了,再容我複製貼上一下
頤和園 (官網)
中國古代君與民的關係常用舟與水的關係來比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
乾隆皇帝就頤和園內的石舫有一首《詠石舫》詩:「雪棹煙篷何礙凍,春風秋月不驚濤。載舟昔喻有深慎,磐石因思永奠安。」,用不沉的石舫象徵國家政治安定,寄望統治穩固。但民間流傳皇帝不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為了象徵國家(船)不會因人民(水)覆亡而下令興建永不沉沒的石船。
我們台灣這方面倒是沒那麼多文化,蓋這樣半固定的船我只會聯想到海鮮餐廳。
智慧海位於萬壽山山巔,為無梁佛殿,全部為五色琉璃磚砌成,色彩絢麗,圖案精美,壁面嵌有1000多尊佛像。外牆下半部琉璃磚上的佛像頭部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悉數鑿毀。殿內觀音像為乾隆時所造。殿前有琉璃牌坊,其上石額構成「眾香界」、「祗樹林」、「智慧海」、「吉祥雲」四句偈語。
人山人海的十七孔橋。大紀元說是連接南湖島的橋,我們走馬看花,只有遠遠地看。
「園林依山面水,園中昆明湖約佔全園面積的3/4。除了湖的四周點綴著各種建築物,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也修造六座造形優美的橋。湖中有一座南湖島,系由一座美麗的十七孔橋和岸上相連。
坐落在寬闊的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橋,整體橋長150米,寬8米,因由17個橋洞組成而得名,是園內最大的一座石橋樑。它西連南湖島,東接廊如亭,飛跨於東堤和南湖島之間,不但是前往南湖島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區的一個重要景點。
造型優美的十七孔橋,將昆明湖的水面分出層次,千畝碧波盡收眼底的空曠觀感,被此橋的參與,將空曠的孤寂感消弭無蹤,這些都是造園設計者神工巧匠的神來之筆。
石橋兩側的欄桿上,雕刻有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石獅544只。比起北京石獅子最多的盧溝橋,還多上59只。觀賞石獅的奇趣造型,別有一番遊興。
“廊如亭”坐落於十七孔橋東橋頭南側,是中國現存古亭類建築中最大的亭子。因此亭是一座”八角型重簷”的建築,所以也稱之為“八方亭”。
十七孔橋上所有匾聯,均為清乾隆皇帝所撰寫。在橋的南端橫聯上刻有“修蝀凌波”四個字,形容十七孔橋如同一道彩虹,飛架於昆明湖碧波之上。橋的北端橫聯則有 “靈鼉偃月”幾個大字,又把十七孔橋比喻成水中神獸,橫臥水中如半月狀。橋北端的另一副對聯寫著:“虹臥石樑岸引長風吹不斷,波回蘭漿影翻明月照還望”。此橋的風景,在優雅寧靜之夜遊賞更加怡人。」
我們午餐拉車到長城山腳下,吃農家菜,這間我也很喜歡,排在花家怡園之後。接著就要爬長城做好漢了!這趟下來會變胖這麼多,燕京啤酒也是脂肪來源。
我們去的長城不是八達嶺長城也不是居庸關長城,而是慕田裕長城,慕田裕長城位於八達嶺東方,濕度較高草木也更為青翠,導遊也說這邊遊客比較少,參觀的品質比較好
長城,是古代中國為抵禦不同時期塞北遊牧部落聯盟的侵襲,修築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虎山長城,長城遺址跨越北京、天津、青海、山西、內蒙等15個省市自治區,總計有43721處長城遺產。長城同時也是自人類文明以來最巨大的單一建築物,以及修繕時間持續最久的建築物。號稱「從月球能看到地球上唯一的建築」
有句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現在要做好漢也不用流汗,長城纜車把你直送長城。
不用20分鐘這人類最偉大的建築物就在我們的腳下了!
慕田峪長城的歷史要追溯至北齊長城,當時在這裡為了抵禦北方游牧民族就大規模的修葺了長城防禦體系,明朝立國後朱元璋派大將徐達在居庸關和古北口之間設立防禦,於是在北齊長城的遺址上新建了長城,永樂二年建關取名慕田峪關,明末大將戚繼光等在此守衛京師時多次對慕田峪長城進行了加固。由於戰略地位重要以及多次修繕,慕田峪長城成為了明長城保留最為完好的部分之一。新中國建立以來經過多次修復如今成為了長城在北京地區的一處代表性段落。
長城風光也有四季的變化,可以不同的時期來看到長城的不同風情。後來回來跟草外婆報告,常去大陸各地旅遊的草外婆幽幽地說:「這長城,二十多年來我應該有去了15次」,因為長城很長遍佈的省分也多,到當地旅遊,長城絕對是重量級的觀光景點。
請這麼偉大的建築物見證一下我跟草爸歷久彌新的感情,期待能跟長城一樣堅固長存。(挑了好久才挑到有下巴的照片,角度很重要,真的)
我們來回搭纜車,連要去搭纜車的路都有電動接駁車可以坐,只有走小小的一段路。所以說要做好漢真的不用流汗。
草爸沿途撿了許說板栗,這應該是有人種植的,因為樹上都會有標語;「禁撿板栗,否則後果自負」,草爸仗著自己是觀光客,打算以看不懂標語、不知道這是板栗,以及最後手段:偽裝成日本人等方法,明目張膽撿了許多板栗,回到飯店用水壺煮給我吃,不知道是因為當寄還是因為不用錢,現在想想還真美味!(後來仔細想想美味的關鍵在於我因為腳酸躺在床上休息,草爸怕不知浪費,幫我撥好送到我嘴裡)
晚餐我們回到市中心吃東來順涮羊肉,導遊說這游牧民族打天下的時候,為了快速有效率的解決吃方面的需求,頭上鋼盔盛水煮沸丟肉下去,水開了肉也就熟了,發展到後來就成了涮肉火鍋。還有將手上的盾牌放在火上烤熱,將肉直接在上面烤熟就吃,也因此烤肉也出名。拿護具當炊具,那.....敵人來時怎麼辦?
涮羊肉配的芝麻沾醬,東來順在台灣也有分店,好吃的台灣絕對都有。但平心而論,台灣的東西真的比較好吃。
三天下來,團員們也混得比較熟了,氣氛開始熱絡,吃火鍋吃到站起來!(被我虧說長官來敬酒沒起立,為了煮羊肉都通通站起來),這可以體諒啦!雖說爬長城不是用自己的腳力爬的,但也是遇上高速公路塞車,飽受舟車勞頓之苦。
這烤肉串還真好吃,完全沒有羊肉的羶味。這也是全團的最後晚餐,因為明天一早台北團的就要搭飛機回家了!
吃飽後,我們有一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間來王府井街上走走,這小吃街裡有烤一堆噁物:蠍子、鱷魚,什麼碗糕都有。
我們幼幼版,唯一想買的是冰糖葫蘆,但實在是吃太飽,沒有空間容納了,只好說掰掰啦!